从于敏到梁文锋:当年中国造氢弹,如今我们这样搞AI

栏目分类从于敏到梁文锋:当年中国造氢弹,如今我们这样搞AI

你的位置:江苏快三开奖结果走势图 > 新闻动态 >

从于敏到梁文锋:当年中国造氢弹,如今我们这样搞AI

发布日期:2025-02-05 12:40    点击次数:197

中国首爆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成功试爆原子弹,现场人群欢腾。消息传至美国白宫,时任总统约翰逊沉默良久,最终无奈承认这一事实,令美国感到沮丧。

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这是“自由世界”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天。

60年后,另一群美国人也在经历类似约翰逊当年的至暗时刻。

Meta生成式AI部门陷混乱

1月23日,Meta公司员工在美国匿名职场论坛TB上发帖称,Meta的生成式AI部门陷入混乱。文中提到,该部门许多“领导”年薪超过550万美元,但资金使用不明。同时,他们努力研究竞争对手DeepSeek的新版本,却发现对方更新速度远超他们的抄袭能力,预示着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

OpenAI的高额训练成本

不仅扎克伯格的Meta可能焦虑,山姆·奥尔特曼的OpenAI公司也可能感到担忧。因为OpenAI的GPT-4模型训练成本高达1亿美元,约为深度求索同类模型成本的20倍。

中国AI技术突破与发展

尽管Mate和OpenAI在AI上投入远超深度求索,但其大语言模型并未展现超越深度求索的技术优势。可以说,在这场AI革命中,中国再次展现了“两弹一星”精神,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在技术封锁下实现了对西方的超越。

中国科学家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今日美国宣布对中国禁运高端显卡,类似于当年中苏关系恶化时苏联撤回对华援助。尽管面临压力,以邓稼先和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选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科技成就。

于敏团队的创新之路

我看DeepSeek模型时,有种回顾中国研发氢弹的感觉。在此之前,全球都遵循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简称TU构型),因为氢弹最初由美国人研制。中国起初也沿用这一方法。

在2021年的电视剧《功勋》中,于敏团队通过美国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推断出TU构型的原理。

于敏力排众议探索氢弹新路

TU构型没想象中复杂,但试错成本高,当时中国难以承受。若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需3年时间和数亿人民币,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行的。

于是于敏力排众议,决定带领团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氢弹研发路径。历经重重困难后,1965年9月,于敏和他的团队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

于敏构型的成功验证

之后,他带领团队前往中科院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使用当时国内唯一一台每秒运算5万次的先进电子计算机,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两个月后,于敏的模型在计算机上获得成功,为氢弹理论研究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新路径。自此,美国的TU构型不再是解决氢弹难题的唯一方法,于敏构型如同赵子龙在曹军中突围,独立开创了中国自己的道路。

TU构型与于敏构型对比

关于TU构型和于敏构型的区别,我询问了DeepSeek,得到的回答很有趣:

TU构型制造氢弹的方法简单直接,适合量产和制作大型氢弹,如美国的B-41(2500万吨TNT)和苏联的“沙皇炸弹”(5000万吨TNT)。然而,TU构型也有缺点:它像美式连锁快餐店,依赖标准化流程和预制食材,需要昂贵的冷却设备来保存液态氘等材料。例如,“常春藤麦克”重达82吨,其中一半是制冷设备。因此,TU构型成本高且笨重。

中式氢弹技术特点

于敏构型与TU构型截然不同,被称为“中式四两拨千斤”。它对材料和计算精度要求极高,类似用绣花针雕微缩景观。使用该技术制造氢弹,燃料利用率高于TU构型且无需复杂冷却设备。因此,中国首枚氢弹比美国“常春藤麦克”轻巧,当量达300万吨TNT,但仅重3吨。

相比TU构型,于敏构型制造的氢弹更小巧精密,适合重量敏感的导弹和飞机。中国首枚实战氢弹“狂飙一号”甚至可用强-5强击机携带。

于敏:本土培养的氢弹之父

我们不仅是五常中制造氢弹最快的国家,仅用2年8个月,远少于美国的8年6个月、苏联的4年、英国的4年7个月和法国的8年6个月。于敏是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北大研究生毕业,未留过学,却达到了极高的研究水平。钱三强曾评价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历史与当下的共鸣

为何要详述这段往事?因为在制作这期节目时,我读到《科技日报》1月中旬的文章《深度求索大模型:“花小钱办大事”》,许多细节让我深感历史与当下的共鸣。

猴脑对决换羊脑

1995年1月,香港上映了美食贺岁片《金玉满堂》。影片中,满汉楼与超凡饮食集团进行满汉全席大比拼,第三轮比试的菜肴是猴脑。由于猴子是保护动物,双方改用羊脑替代,并加入天九翅和虎鲨牙粉等昂贵食材,制作出“齐天大圣会虎鲨”。这道菜得到三位评委一致认可。

不当手段终失败

黄荣为击败满汉楼,使用了多种不正当手段。最终他认为胜券在握时,满汉楼的中国厨师们克服困难,展示了令人震惊的技艺:用椰子壳模仿猴子头,并雕刻豆腐成猴子脑状,再混合不同动物脑花,做出逼真的“生滚猴脑”,震撼全场。

如今在中美AI竞赛中,我看到奥尔特曼、扎克伯格和梁文锋的影子。奥尔特曼和扎克伯格像黄荣,而梁文锋则像廖杰和龙崑保。事实证明,仅靠不正当手段和堆砌资源无济于事,创新和正道才是关键。

治国理政如烹小鲜

做菜如做人做事,老子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此理亦适用于评价中美治国理政与发展。若在另一世界,未研发AI且我不创立深度求索,而是加入OpenAI团队,我仍信中国人终将自主研发大语言模型,只是过程或类似《横空出世》中陆光达与苏联专家的情节。

高端芯片禁运与科研人员困境

美国实施严厉制裁,禁止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和显卡,并试图迫害及驱逐在美的中国科研人员。梁文锋在旧金山教会区先锋大厦的OpenAI总部整理行装,准备返回中国。回国那天,旧金山下起大雨。奥尔特曼驾驶布加迪威龙送梁文锋去机场。抵达后,梁文锋撑伞,两人走向航站楼。接近入口时,奥尔特曼接过伞,对梁文锋说:“梁,在这个世界上,伞总是被高个子拿着。”

梁文锋坚定回应美国同行

梁文锋听后默默走出伞外,任凭大雨倾盆。他眼神坚定,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科研人员面对美国同行时的直接回应。

冯石:倾家荡产也要研发人工智能

不仅陆光达,许多致力于让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团队中,也会涌现出像冯石将军这样的人物。每当谈及中美人工智能竞赛,冯石会用质朴而有力的话语激励大家:

“要在当今世界不被欺负,我们必须掌握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即使倾家荡产,也要将它研发出来。”

美国算力霸权下的憋屈与抗争

中国的大型语言模型不如美国先进,中国人使用美国的ChatGPT仍受限制。这让人感到憋屈,我忘不了中国科研人员被美国算力霸权压制的情景,他们艰难挣扎,还要忍受无端嘲笑。中国网民也深受其害,即使付费也无法正常使用,还可能被封号。

然而,我们并没有屈服!中国人和科研人员从未惧怕过美国。美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有许多善良的人民,但其政府和企业不应如此霸道,动辄欺压他人。我们应该大声说“不”!我无法接受这种对待。

新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每代人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担当,面对挑战,他们取得了如“两弹一星”这样的成就。如今,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正引领我们前行。同志们,新的征程已经开始。